记者从长乐区工信局了解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纺织全行业受到影响,但长乐纺织企业逆势上扬,2020年,规上纺织企业产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
2021新年伊始,厦门市与元气森林签订合作协议,元气森林全球结算中心落户厦门思明区。到目前,已有75家大型总部企业落户厦门思明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近日,全国首宗城市雨水水权交易鉴证书由中国水权交易所确认,在湖南长沙颁发。这意味着收集城市地下“海绵”中的雨水,可以“挤”出来作为资源进行买卖,产生市场价值。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手段。
日前,淘宝公布2020年度“产业带百强榜”,泉州男士精品、福清鳗鱼、泉州母婴用品、泉州内衣、泉州食品、泉州鞋靴、泉州家具、泉州男装、宁德生活家电、南平茶具产业、福建生鲜食品等11个福建产业带跻身榜单,大有“霸榜”之势。
“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做强医疗服务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在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降低疑难复杂疾病省外转诊率。福建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是如何实践与思考的?记者专访了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闽红。
记者从2021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0年,全省工信工作在艰难前行中实现回稳向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
2021年1月13日,平潭台湾创业园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24小时轮班测试芯片。“订单不断,新一轮1000万元投资购买的新设备上半年将陆续到位,测试产能可翻倍。”宗仁科技(平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孟邦说。
十二五”末,福建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但存在布局尚未完善、结构不够优化等不足。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图景。
近日,“福州数字内容产业园”数字能源项目正式签订协议。该项目由国网综合能源公司与中联盟能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将把福州数字内容产业园打造成福建省首个数字能源示范项目。
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共享职工之家揭牌已经一个多月,2000多平方米多点布局的共享职工之家对园区1500多名职工开放,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业余文体生活。
记者日前从外交部网站获悉,《关于中国和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备忘录》已于12日正式签署。
福州市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名单日前公布。经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研究,评定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村等5个村为福州市乡村振兴高级版试点村,福清市玉楼村等64个村为福州市乡村振兴中级版试点村。
回望“十三五”,马尾区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近期,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内各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捷报频传,位于园区核心区的研发楼六期、七期项目建设齐头并进,目前均已完成桩基施工,正在进行基坑支护和地下室施工准备工作。
目前,福州新区福清功能区已有印尼投资企业21家。其中,福州港元洪作业区1、2号泊位、淼天汇水产正在动建;猫屎咖啡项目已启动用地报批;三林集团、马龙佳集团、AG集团、FKS集团表达了投资愿望。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0年全省新批台资农业项目68个,合同利用台资1.6亿美元。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持续领先”的良好发展态势。
2021年1月13日,福州市与省国资委及省属企业座谈会举行,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2021年1月13日,“汽车动力”党建联盟在汽车文化广场成立。通过这一平台,成员单位从单打独斗走向联动作战,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产城融合,做大做强东南汽车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