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驰骋,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福平铁路通车侧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驰骋,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福平铁路通车侧记

转载 福州网2020/12/27 07:59:4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平潭网 作者:翁娟 1347 阅读 0 评论 12 点赞

htgc0220201227C.jpg

“和谐号”动车组驶出平潭站

2020年12月26日,万里晴空,海风无声。平潭迈入高铁时代的第一天,久违的冬日暖阳一扫连日阴冷,麒麟大道两侧红旗飘扬,一派喜庆。

车辆驶入“小提琴”造型的站前广场,平潭站”映入眼帘。

三年规划,七年建设,十年等待,这座站、这架桥,承载了平潭人民太多的期望和梦想,记载着数以万计造桥人攻坚克难的动人故事。

为了这份期盼,平潭站一早就聚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他们或抢购首发车票,或一睹平潭站芳容,或等待首列动车启航。

上午8点,售票大厅里,两位耄耋老人抢到了人工售票窗口售出的头两张车票,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动车票。“今天天没亮就赶来买票了。”由于不懂如何进行网上购票,81岁的中楼昆湖村村民陈道志虽然“蹲”到了人工售出的首张车票,但发车日期却要等到27日上午。“我这辈子没坐过动车,更没想过平潭会通铁路。”伴随着平潭不通铁路历史的结束,陈道志也将开启人生中第一趟动车旅程。

兴奋喜悦之情溢满整个车站。售票厅、验检口、候车廊道,随处可见参观游览、合影留念的市民群众,赶来报道通车喜讯的区内外媒体捕捉着洋溢在平潭人民脸上的幸福笑容,倾听着平潭人民讲述海岛过去的困苦,传递着平潭人民心中的那份喜悦。今天,是属于平潭的高光时刻,是平潭人民引以为豪的时刻,强烈的爱国爱乡之情在这里流淌。

自带“平潭欢迎你”“两岸一家亲”横幅的平潭退役老兵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在人群中尤为显目,他们抢购了前往福州的往返车票,只为参与并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是千年等一回啊,也希望京台高铁能尽快修到台湾。”72岁的退役老兵江强发出由衷期待。

9点43分,G5322次列车缓慢驶出平潭站,5分钟后,车速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这是平潭出岛的最新速度。

9点49分,列车驶上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大桥上层为设计时速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下层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双线铁路,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在过去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大桥建设者一路“过关斩将”,克服风大、浪高、水深、涌急,有效作业时间少、海底地质条件复杂等重重挑战,最终变不可能为可能、变不敢想为现实,创造了建桥“禁区”里的“中国奇迹”。

坐在行进的高速列车上,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三标三分部项目部副经理庞孝均感慨万千,他是最早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的建桥者之一。“虽然很困难,但每一次克服对自己都是一次突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造桥人,走过自己建的桥,心里很自豪。”

中国基建的实力与速度向来为人称道,引国民自豪。在首发列车里,香港同胞陈嘉俊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我是火车迷,这次就是奔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和京台高铁这条线路来的。”为了搭上首发列车,陈嘉俊在深圳隔离了半个月,随后辗转到平潭,追梦之路,颇为波折。

“高高的铁,快快地飞,bring me back to you……”10点30分,7号车厢里,响起真挚热忱的歌声,那是游子归家的乡愁之情。演唱者是在平潭创业的台湾歌手陈柏菁,这首《带你回到我身边》是他特地为庆祝福平铁路通车而创作。“平潭距离台湾本岛68海里,也就是126公里,未来两地如果有海底隧道,可能不到一个钟头就可以回到台湾了。”陈柏菁一语道出在岚台胞共同的心声,道出两岸人民共同的期待。

10点41分,在经停长乐南、长乐、福州南三个站点后,首发列车顺利抵达福州站。这个“枢纽”,与合福高铁、杭深高铁、昌福铁路等连接,助力平潭更好地“走出去”。

福平铁路,始于海岛,飞跃海峡。未来,它将载着40万海岛人民的期盼,载着两岸共同家园的梦想,以更快的平潭速度,驶向更好的未来。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